天天速读:给孃孃家送新米 吃到南京盐水鸭


(资料图)

近日,小区里也传来农人“卖新大米”的喊声,吸引不少居民下楼购买尝鲜,我家也随大流买了一袋新大米,看着油光发亮的新大米,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给城里孃孃(姑妈)家送新米吃盐水鸭的事。

那昝子,我家住在号称“鱼米之乡”的江宁大鲶圩,有时一年收两季稻,我记得稻子的品种叫“二九青”、“杂交”,有时一年种三季稻,稻子的品种叫“三元早”“桂曹”“盐粳”,不过,这几个品种的稻子除“杂交”“桂曹”亩产高点外,其他几个品种亩产都不高。农村人最先吃上新米不假,不过,那刻儿家家平时没得什么油水下肚,个个饭量大,娃儿多的人家常常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也要到人家借米下锅。

我城里有个孃孃住中华门外西街,全家两大四小六口人,大人每月二十八斤,娃儿每月十五斤的供应粮也是紧巴巴的。尽管我家的粮食也紧张,不过每年新米碾出来后,奶奶总是要送二三十斤给城里孃孃家。记得我七岁那年,奶奶说:“小巧还没得一米高,坐车不要打票,今年带小巧到城里送新米。”我激动得一夜没睡觉。第二天天刚麻麻亮,奶奶就带着我坐早班车到东山,然后转“宁东”线到中华门。要搁现在三十多公里路程自驾四十分钟就到了,那昝子,奶奶带着我早上六点出发,到孃孃家快中午十一点。孃孃看到祖孙二人送新米来,赶忙拿着饭盒骑上脚踏车到卤菜店买了满满一盒盐水鸭,那是我第一次吃,皮白肉红骨头绿,板正的鸭肉浇上如玉般的卤汁,吃一口满嘴留香终生不忘。

现在生活条件今非昔比,吃新米、吃盐水鸭都不稀罕,年轻人都肉多嫌肥,我们这代人也只能是吃个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自然的味道。 王素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