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终“积分清零”短信增多 当心骗子盯上你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国俊

“您有15830积分将全部失效,请及时点击兑换商品……”临近春节,不少平台、商家通过手机发送多种活动短信,其中不少短信称推出积分清零活动,提醒大家尽快兑换平时积攒的积分,并称如果不及时兑换可能很快作废。专业人士提醒,遇到这类积分清零短信不要着急、不要轻信,要仔细核实,大概率是骗子利用这样的机会来忽悠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春节将至,手机频繁收到积分清零短信

记者体验,积分兑换商品价格高,还要填个人信息专家提醒,不要轻信此类短信,被骗及时报警

南京市民郭女士1月2日收到一则积分清零短信:“通知:您累计的15830积分将于1月3日全部失效,请及时点击以下网址兑换商品。”收到这则短信,郭女士有些好奇,想想积分不少,不能就这样浪费了,于是立即点击短信链接进去兑换。在进入“兑换商城”后,她看中了一款电吹风,但她发现要想获得这款电吹风,不但要额外支付一笔费用,而且要填写详细地址、手机号等各种信息,甚至还要输入支付密码,“我突然有些担心,这不会是诈骗短信吧,我把这情况和朋友一说,朋友立刻让我不要兑换,这是典型的诈骗短信,我放下电话惊出一身冷汗。”

郭女士没有被骗算是幸运的,据多家媒体报道,不少市民有过根据此类短信操作后被骗钱的经历。其中南京市民李女士收到一条短信,里面写着她的移动积分即将过期,请及时登录掌上移动营业厅兑换现金等各种礼品,后面还附有兑换网址。李女士随手点开短信中的网址链接,按提示输入银行卡号、姓名、手机号、开户行以及银行卡密码等信息,但是积分并没有兑换成功,李女士赶紧关闭网页。不久后就收到短信,银行卡上2000余元存款被转走。据了解,此类短信内链接的网页,并非正规客服官方网站,而是诈骗分子制作的木马链接。

广东公安还曾公布过一个案例:珠海的张先生本想用积分兑换一台空气炸锅,结果2万多元没了。往年张先生也通过积分兑换了不少话费、日用品、视频会员等,这回他一看到短信并没有过多怀疑,就用手机打开了网址,填写了个人信息,还下载了一个“安全软件”(实际上是木马软件),最后等来的不是空气炸锅,而是信用卡被消费22839元的短信。

记者体验,积分兑换商品价格高,还要填个人信息

岁末年初,也是类似短信频繁的时候,近日记者也多次收到类似“积分清零”短信,但每次短信内容显示积分数额相差都比较大。12月30日以“10”打头的一个号码发来“赠送积分过期提醒”称“131580积分即将过期”,1月2日同样以“10”打头的另一个号码发来“服务通知”称“15830积分将全部失效”,同样在1月2日,另一个以“10”开头的号码发来“余额提示”表示“您账号累计183900积分将全部作废”。

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内接到三条相似短信,频率确实比较高,毫无例外的是每条“积分清零”短信,都提醒用户“速点短信所带链接兑换商品”。为了弄清楚是如何兑换商品操作的,记者点击进入积分为183900这条短信的链接,随后立即跳转进入一个兑换商城平台。该兑换商城首页显示了“兑换分”,但记者此前从来没有在该平台有过任何购物经历,不可能产生如此多的积分。

从页面显示可以兑换的商品看,几乎每件商品原价都比现价高出多倍,且几乎每件可兑换商品热度都在1万+。页面上可兑换商品品种丰富,包括白酒、家电、数码、美妆、手表等,比如某款原价328元的电热毯需要“12400积分+138元”兑换,记者点击这款电热毯“立即兑换”,页面跳转出现填写收货人手机号等各种信息的界面,记者随便填写相关信息提交后又进入了请求付款界面,要求填写相关支付信息。

从记者体验看,除了填写相关信息留下了泄漏隐私及密码账号等隐患外,单从这些可兑换商品价格看,与正规购物平台进行比对,大部分商品去掉积分外价格不便宜,大多高于市场价,有些商品甚至在其他大型正规网购平台很难找到。

专家提醒,不要轻信此类短信,被骗及时报警

记者就此与运营商取得联系,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要相信这些链接,基本都是诈骗短信,正规运营商绝对不会以那么一长串号码发送积分清零短信,用户接到这类短信要仔细核实,不要因此造成损失。如果真有积分需要兑换,要通过正规途径进行或拨打正规客服热线进行咨询。

相关运营方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岁末,各种积分清零兑换活动也进入高峰期,用户不要轻信积分到期清零这类信息,更不能轻易点击短信的兑换链接,以免跳转到陌生网址造成手机木马病毒中毒并造成损失。

在南京软件工程师文先生看来,不法分子通过短信群发器、伪基站等方式发送短信或者内置木马病毒程序,一旦用户点击后,不法分子可能通过远程盗取用户各种资料,很容易给用户带来损失。另外在短信中的链接也不能轻易填写个人信息,这类真实信息一旦填写很可能给自己的财产造成损失。

专业人士提醒,收到这类短信,首先是不要轻易相信,即使是熟悉的短信也要仔细核实;其次不点链接,更不要填写个人真实资料,不要向陌生人提供短信验证码等信息;第三要加强甄别,比如有些不法分子利用英文字母“l”和数字“1”的细微差别,发送“l0086”短信,如果不加以仔细鉴别,也可能被利用造成损失。

关键词: 不要轻信 造成损失 个人信息 空气炸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