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微动态丨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数字鸿沟和技术壁垒阻碍金融机构做深、做细、做大供应链金融业务


【资料图】

近日,中国财富管理 50 人论坛举办“加快数字金融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 课题报告发布会。发布会上,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表示,传统供应链金融高度依赖于核心企业,产融结合不太紧密,科技应用能力不足,这些因素客观上限制了服务工业互联网的能力和水平。金融机构随着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加快,都在大力发展数字供应链的金融,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业务发展,主要解决以下三方面的痛点问题。

一是供应链融资授信围绕核心企业,辐射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范围有限。现有的供应链金融的展业模式主要是基于核心企业的物权、债权和信用,因此,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导致部分核心企业会凭借其在产业链中的支配地位,通过拖长付款周期、强制摊派商业票据等形式来缓解自身的流动性风险,直接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

二是金融服务和产业链优化的协同效应较弱。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供应链,或者叫基础是供应链,不是金融。其本质是服务供应链和产业链,而不是简单的资金信贷。由于较多的金融机构缺乏对产业的深入理解和认识,仍然按照传统信贷风险标准来办理供应链金融业务,难以真正把握产业或者说企业的风险,更无法通过金融服务帮助企业和产业改善资金和经营的管理效率,形成以金融带活经营的良性循环模式,从而限制了供应链金融规模化发展。

三是数字鸿沟和技术壁垒也阻碍了金融机构做深、做细、做大供应链金融业务。数据方面,供应链上,企业经营数据、政府公共数据等开放程度相对较弱,使金融机构难以有效利用数据对供应链上的供销企业的经营、交易、抵质押状况的真实性进行实时核验。在技术应用方面,中小银行往往受制于规模小、技术力量不足、投入成本等问题,难以独立开发出产品来满足客户更加高效、数字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大型银行则受限于开发周期长、审批流程久,难以满足产品的创新需求。

吕仲涛进一步指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课题,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方向,更是金融系统深入贯彻二十大报告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供应链金融对于制造业降本减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同时,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对于商业银行自身的获客、活客、结构优化布局,打造生态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所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商业银行纷纷加大对于供应链金融,特别是数字供应链金融的投入,大力发展相关供应链金融业务。”吕仲涛称。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 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