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短讯:“老南京”过年的乡风民俗

初一早晨吃枣子说“馃子话”初五跳财神“招财进宝”十三“上灯”十八“落灯”

“老南京”过年有许多风俗习惯,其中有些风俗习惯是由从江北扬州、泰州等地来南京谋生的“移民”传承而来的。

除夕用石灰拍“元宝墩”


(相关资料图)

年三十晚上(除夕),许多人家用装有石灰的蒲包拍“元宝墩”,图个财源滚滚、大吉大利,祈盼新年兴旺发达。

首先,大家从街上买回来两三斤生石灰粉,然后装进长圆形蒲包内(蒲包长约70厘米,直径约20厘米),再将蒲包口用绳子扎紧。吃过年夜饭后,大人或孩子拎着蒲包,将家里所有的地方“啪、啪、啪……”地拍打一遍,石灰粉留下一个个洁白的印记。因为蒲包是用干蒲草(水生草本植物)编织的它有细微的缝隙,石灰粉纷纷从缝隙泄漏出来,结果遍地留下一枚枚圆形的“银色元宝”,故名“元宝墩”。当时,特别是孩子感到很好玩,都争先恐后地抢着拍“元宝墩”,其乐无穷。

初一早晨吃枣子说“馃子话”

正月初一早晨,凡未成年的孩子醒来躺在床上不吭声,首先伸手到枕头下面摸枣子(6个黑枣,当时人们均称其为“馃子”),并将其悄悄吃掉,然后起床。凡见到长辈都要行新年礼节,分别说“恭喜爸!”“恭喜妈!”“恭喜爷爷!”“恭喜奶奶!”……

这枣子是三十晚上(除夕),大人放在孩子枕头下面的,以便孩子第二天早晨起床前吃了说“馃子话”(意即“好话”)。如果不吃“馃子”不作兴恭喜长辈,吃了“馃子”寓意新年新岁“开口”吉祥如意,讨个“口彩”。

初五跳财神“招财进宝”

正月初五是财神日。这天早晨,有“专业户”专门装扮成财神,为家家户户“招财进宝”。“财神”身穿蟒袍(犹如京剧舞台上的戏袍),头戴乌纱帽,面戴金光闪闪、笑容可掬的面具。他身材魁梧,威风凛凛地来到人家门口,首先作揖叩首,然后转身面朝天,左手拎起蟒袍前面下襟两角做兜状,右手伸向空中招手(意即“招财”),再向袍兜里做放财宝状,如此反复三四次,最后两手拎着袍兜返身走进大门内,双手一松,当即一只黄澄澄的偌大“金元宝”掉落在地上。其实,那金元宝是他“做手脚”从口袋里放到袍兜里的,是黄泥塑的,哪能真的招到金元宝呢?仅是个美好祝愿而已。

这时,主人马上欣喜地奉上红包(用红纸封好),虔诚地表示感谢。“财神”收了主人的“赏钱”,再将地上的金元宝捡起来放进口袋里告辞,接着去下一家“招财进宝”了。

“财神”无论走到哪里,其后面总是跟着一大帮孩子,大家怀着好奇心兴致勃勃地围着他看热闹、凑热哄,为新年增添了许多喜庆情趣。

据史载,“跳财神”的民俗活动,是从北宋开始形成的。当时称为“迎财神”“送财神”。

十三“上灯”十八“落灯”

郊外农村,许多人家在门外数米处的空地上,栽(竖)一根长约10米的竹竿,再在此竿上半段横挂一根长约5米的竹竿,一端系一个钩子,并在另一端扣上一根长约1米的绳子。

从正月十三起,每天晚上点一盏灯笼,一人将其挂在横竿的一端,另一人将横竿撬起来并将绳子绑在竖竿上,灯笼即“升”到空中了,名曰“上灯”。到了正月十八为最后一天谢幕,名曰“落灯”。“落灯”标志着年到此结束,共计六天。“上灯”是恭敬月亮神,因为“十三”至“十八”是月亮最圆最亮的时段,期望来年风调雨顺,有个丰收年景。

据史载,还有“上灯圆子落灯面,要吃圆子到明年”之说。其意是说,十三“上灯”日的早晨,要吃糯米粉做的圆子(犹如乒乓球般大的实心元宵),寓意团团圆圆,阖家幸福。十八“落灯”日的晚上,要吃面(条),期盼男女老少,健康长寿。以后若想吃“圆子”,则只有到一年以后的“明年”了。因为那时老百姓(603883)生活贫困,平时舍不得吃“圆子”,只能到下一个“过年”才能“享用”,平时想吃只是一种奢望。凌大

关键词: 招财进宝 三十晚上 风俗习惯 争先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