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华控投资企业中科飞测成功上市,促成半导体国产替代关键一环
今日,华控投资的国内唯一前道光学量检测设备生产企业中科飞测成功登录科创板,股票代码688361。
至上午收盘涨幅186.44%,总市值近220亿元。
中科飞测是国内唯一一家具有自主研发先进封装检测设备和光学三维尺度量测模块及整体设备能力的企业,其检测技术综合实力全球领先。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科飞测的成功上市,有望全面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国产化率的提升,并加快进口替代进程。
【资料图】
市场由海外寡头垄断,国产化率亟需提升
作为保证电子产品品质、提升电子产品技术与工艺水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导体与显示检测设备,一直是行业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也是目前中国电子装备制造业技术提升最快、创新最活跃的领域。
根据VSLI Research的统计,全球半导体量检测设备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016年至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6%,其中2020年达到76.5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检测设备占比为62.6%,量测设备占比为33.5%。
而近五年,中国大陆半导体量检测设备的市场也处于高速发展期。根据VSLI Research的统计,2016年至2020年中国大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6%,其中2020年市场规模为21亿美元,同比增长24.3%。足以见得,中国大陆地区的市场显著高于全球市场增长。
但是将眼光放在行业角度来看,量检测设备行业设备国产化率比较低,总体呈现被海外寡头企业垄断的市场格局。根据VSLI Research的统计,2020年仅科磊半导体一家在中国的合计市场份额占比就高达54.8%。
不过,近年来由于全球供应链的紧张,国内半导体行业越来越意识到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重要性,该领域的国产化率正加速提升。
目前,中国先进半导体封装检测设备每年进口规模达2000亿元,应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的泛半导体检测市场规模,也达到了100亿元。随着这些产品的生产集中在了中国境内,其工艺更新与技术升级所带来的新技术检测设备研究与开发,也基本落在了中国科技界与产业界上。
行业发展叠加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发展迎来机遇
半导体产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已成为当前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为鼓励、推动产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财政、税收政策。2017 年 1 月,发改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将半导体专用设备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目录。2021 年 3 月,“十四五”规划将集成电路设计工具、重点装备等特色工艺突破作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的重点任务。
前道量检测设备领域也受益于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政策,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下游需求也在持续增长。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终端应用领域的繁荣发展,推动了我国晶圆制造产线建设步伐加快。数据显示,2017 年至 2020 年间,全球投产的晶圆厂约 62 座,其中 26 座设于中国大陆;至 2020 年末,全球晶圆产能达到每月 3,184万片,其中,中国大陆晶圆产能占全球比例为 15.8%。
下游晶圆制造产线的快速建设,对前道量检测设备需求持续增长。2016 年至 2020 年,中国大陆前道量检测设备市场规模由 7.0 亿美元增长至 21.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31.61%,市场规模占全球量检测设备市场的比例由 14.71%增长至 27.45%,已成为全球增速最快且占比最大的前道量检测设备市场。
中科院走出的关键核心技术,成就突破垄断的破局之路
中科飞测的核心技术能力,已走在国际前列。
通过自主研发,中科飞测已经掌握针对集成电路产生质量控制的世界领先的光学检测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和自动化控制软件,在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上突破了国外垄断,多系列设备在国内所有高端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实现批量销售,其中部分种类设备已达到28nm工艺性能。
同时,在微纳三维形貌量测、厚度和形貌量测、表面缺陷检测、智能视觉检测、工业制造三坐标检测等领域,中科飞测利用先进的光机技术为电子行业单机、在线多点外观检测与控制回馈等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成为了中国半导体晶圆企业和电子防护视窗玻璃盖板企业的重要检测设备与技术服务提供商。
在光学三位尺度量测模块及整体设备,中科飞测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在量测和缺陷检测两大领域均在国内TOP的芯片厂商取得批量订单并安装使用的半导体光学检测设备供应商。
成就国际领先的技术,离不开中科飞测创始人陈鲁的起点,中科院。
1992年,15岁的陈鲁考进了中科院少年班攻读物理学专业,在中科院学习五年后,年仅20岁的陈鲁去往大洋彼岸的美国布朗大学进修,最终在2003年取得了光学物理博士。2010年3月,陈鲁回到了助力他在学术界发展的摇篮,中科院,成为了中科院微电子所“百人计划”的研究员,并且任中科院博士生导师。这期间,陈鲁在中科院负责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微电子设备技术研究室(八室)的工作,主要研究的方向也是光学仪器设备领域。
陈鲁带领中科飞测从中科院实验室走出,如今终于成功登陆科创板,然而对于中科飞测来说,IPO只是个起点,国产替代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
完成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关键一环,增速极快
作为全球最大集成电路生产和消费市场,中国大陆的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半导体设备是整个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支撑,同样,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在不断推动着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的扩大。
作为国产替代逻辑的根本,半导体设备也逐渐被资本市场所关注。
但对于资本来说,半导体行业按照既定技术规律往前发展,因此必然面临研发投入巨大、市场导入周期相对较长的问题。一味“砸钱”既不能实现弯道超车,也无法实现跳跃式发展,坚定地等待与陪伴是投资人的一门必修课。
作为中科飞测的股东之一,在硬科技产业链沉浸多年的华控基金,已经默默完成了半导体产业链的全面投资和布局,这份成绩在整个硬科技投资行业内也尤为突出。
在华控看来,当全球芯片产业处于下行周期时,中国的中高端芯片则更有慢慢崛起的机会。
这份信心的背后来自对行业的多年研究。半导体原本就是一个周期性行业,当行业处于下行周期时,企业反而能够积蓄能量,打磨产品,等待行业周期上行时大放异彩。芯片企业打磨一款产品通常也需要两三年时间,产品研发的时间不会因为半导体周期而改变,而那些真正有能力熬过下行周期的优秀企业,未来才可以走得更远。对于中科飞测的投资也正基于此。
在直接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需举国之力长期攻关的卡脖子先进工艺领域内,华控基金潜心布局,以5到10年甚至更久的投资周期,深入助力种子企业发展壮大。尤其是在半导体产业链,华控以实现上下游技术创新和自主可控为己任,面向全产业链进行深入研究,聚焦在有一定市场空间规模的细分行业,重点投资国产有积累、有突破、有创新、高门槛的技术领军企业。
当前形势下,华控基金在基础制造能力良好但需要应用技术与产品创新的领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配置资源,筛选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已经开始提前布局未来将有可能卡脖子的行业,比如量子信息技术、新型材料等领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半导体产业发展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各方的长时间坚持,不断创新,才能有一个良好前景,这个拥有万亿级市场的行业,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