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多企业拟按每股净资产上市 凸显北交所公司困境

每经特约评论员 曹中铭

步入2023年以来,北交所再次受到市场关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多家北交所公司拟以每股净资产值作为新股发行定价。以每股净资产值发行新股,虽然此前市场上多有呼吁,但真正实施的非常罕见。笔者以为,这一现象凸显出了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困境。

近期,百甲科技、新赣江、保丽洁、利尔达等多家北交所过会企业纷纷下调发行底价,且最终发行底价锁定为每股净资产值。比如保丽洁先后三次下调发行底价,从最开始的16.00元调整为5.79元,三次累计下调幅度高达63.8%,最新的发行底价也与该公司2021年每股净资产值相同。


【资料图】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北交所新股发行提速,市场难以适应。比如此前北交所单月发行新股数量往往为个位数,但2022年12月则超过30只,增加幅度之大前所未有。二是北交所新股出现大面积破发现象,去年12月北交所上市新股32只,其中28只首日破发,占比达87.5%。破发比例如此之高,对北交所新股发行底价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上述问题引发的连锁反应,除了导致多家公司将发行底价下调至每股净资产值外,也传导至一级半市场,打新人数大幅下滑即是最好证明。比如北交所去年上半年网上有效申购户数月均达到十几万户,但去年12月为5.54万户。打新人数下滑,反过来又会对北交所新股发行底价产生负面影响,如此有可能产生恶性循环。

发行底价制度是从原先的新三板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的,本意在限制企业和承销商高价发行,以起到保护投资者的作用。但如今,北交所新股发行底价制度已部分失去了上述意义。

从客观上讲,按每股净资产值发行新股,是北交所上市公司稳定股价的措施之一。此外,北交所上市公司稳定股价措施还包括调整发行股份数量、高管增持股份,以及上市公司适时启动股份回购等。

北交所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挂牌公司往往会推出稳定股价措施。最初,北交所多数上市公司稳定股价举措的启动条件为“上市三年内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值,这样的启动条件堪称“苛刻”,也被市场解读为上市公司对稳定股价毫无诚意。后来,启动条件普遍更新为上市一个月内股价连续1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在启动稳价条件放宽后,进场稳价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多家北交所公司将发行底价下调至每股净资产值。

以每股净资产值发行新股,一般在金融行业中盛行。北交所作为定位于“专精特新”企业,为中小型创新企业服务的场所,发行价格如此“委曲求全”,却也是无奈之举。

一方面,在北交所挂牌的企业虽然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上市公司,且北交所也实行注册制,但与沪深股市相比,北交所本身的吸引力是不够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从北交所公司的估值上就能得到诠释。

另一方面,北交所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由于实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更多投资者被挡在北交所的大门之外,这是导致北交所流动性不足的一大原因。而且,北交所由于中小企业居多,业绩、成长性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也会导致众多投资者对其敬而远之。

北交所公司以每股净资产值发行新股,虽然有利于降低破发的几率,但并不利于个股的估值以及北交所公司的发展。而且,从长远来看,如果北交所公司按每股净资产值发行成为常态,也并不利于北交所自身的发展。基于此,破解这一困境,是监管部门目前必须直面的问题。

关键词: 每股净资产值 上市公司 新股发行 股净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