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元年来临 市场空间广阔
(相关资料图)
机构指出,我国锂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未来或将进一步牵制电池产业发展;钠离子电池理论成本低廉,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与锂电的差距逐渐拉近;高倍率耐低温更安全的特性较锂电具备独特优势,有望于23年初步形成产业化。
核心逻辑
1、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同,属于二次电池。钠离子电池使用钠离子(Na+)作为电荷载体,在电极之间发生可逆的嵌入和脱出,从而实现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钠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集流体、电解液等构成,按照其组成材料是否直接参与电化学反应,又可以分为活性材料与非活性材料,其中活性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材料,非活性材料包括隔膜、集流体、导电剂、粘结剂等。钠与锂处于同一主族,具有相似物理化学性质。地壳中含有2.27%的钠,钠成为地球上第七大最丰富的元素和第五大最丰富的金属,仅次于铝、铁、钙和镁,领先于钾。
2、由于我国锂资源供应问题以及锂资源价格高企导致电池成本上升,钠离子电池产业整体发力,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预计2023年钠离子产业链将基本形成。考虑到钠离子电池产业化仍处于初期阶段,各技术路径成熟度有限且依然在快速发展中,建议关注各技术路径的发展节奏及落地情况对传统锂电中游企业与钠电新势力带来投资机会。
3、钠电池产业化加速推进,材料产业链逐步完善与电池端产能建设相辅相成。随着材料规模化生产,有望长期保持钠电相较锂电的成本优势。钠电池性价比优势突出,预计将在电动两轮车率先应用,再推广至低能量密度电动乘用车、储能等领域,2027年总体市场规模有望达1676亿元。材料端多技术路线齐头并进,正极材料三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层状氧化物进展最快,普鲁士蓝类应用潜力广阔;负极材料硬碳为大势所趋,低成本前驱体选择及核心工艺积累为产业化关键。
4、预计钠离子电池在两轮车领域凭借较铅酸和锂电更高的性价比率先快速替代;储能领域凭借安全和耐低温的优势,率先应用在对于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要求较低的用户侧储能、通信基站和数据中心;乘用车领域通过钠锂混搭技术有望覆盖65%纯电乘用车市场。根据我们的测算,预计25年国内钠电池需求有望达到32.9GWh,对应市场空间约203.7亿元;预计27年国内需求有望达到137.3GWh,对应市场空间约824亿元,23-27年CAGR为141.3%。
利好个股
浙商证券(601878)指出,钠电池性能快速突破,2023年有望加速量产,重点关注以下五条投资路线:(1)钠电池: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传艺科技(002866)、维科技术(600152)、华阳股份、鹏辉能源(300438)、欣旺达(300207)、蔚蓝锂芯、百合花(603823);(2)正极材料:振华新材、容百科技(688005)、当升科技(300073)、厦钨新能、美联新材(300586)、七彩化学(300758);(3)负极材料:贝特瑞、杉杉股份(600884)、圣泉集团、元力股份(300174)等;(4)电解液:多氟多(002407)、天赐材料(002709);(5)铝箔:鼎胜新材(603876)、万顺新材(300057)。
国联证券指出,供给端产线建设提速,建议关注弹性较大的正极和电池厂商量产出货情况;中短期对低速电动车的供货有望最先贡献业绩,中长期对储能客户的绑定和渗透是市场空间扩大的关键。重点推荐量产进展较快,打造钠电一体化布局的传艺科技;绑定浙江钠创,具备丰富锂电生产技术积淀的维科技术;凭借三元材料深厚积累,钠电层状氧化物正极量产在即的振华新材。同时建议关注上下游协作推进普鲁士蓝正极产业化的美联新材;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300014)、鹏辉能源、蔚蓝锂芯等公司相关进展。
关键词: